最新消息

產業動態

以巴停火後紅海危機解除,貨櫃運價真的要跌了嗎?

2.
20
2025

以巴停火後紅海危機解除,貨櫃運價真的要跌了嗎?—— 局勢變化下的運價展望與台灣出口商應對策略

紅海危機如何推高全球運價?

自2023年11月,葉門「胡塞組織」開始在紅海襲擊商船,全球航運巨頭如Maersk、MSC、CMA CGM等相繼暫停紅海航線,選擇繞行非洲好望角,導致航程增加約10天燃油成本大增

這場危機迅速推動全球貨櫃運價飆升:
🚢 全球貨櫃運價指數(WCI) 12月中旬開始上漲,整體漲幅超過 200%
🚢 亞洲-歐洲線 貨運價格飆升至 原本的3倍,成為重災區。
🚢 即使不經紅海的航線 也受影響,因為航運供需失衡,運力重新調配,市場恐慌進一步推高價格。

對台灣來說,這一波運價飆升特別衝擊出口商與跨境電商賣家,特別是歐洲市場佔比較高的企業,成本壓力巨大。


紅海停火,市場信心能回暖嗎?

2025年1月,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,胡塞組織隨即宣布不再攻擊非以色列商船。消息一出,市場樂觀期待紅海航線逐步恢復,運價回落,但實際情況仍存變數。

目前全球航運巨頭對紅海航線仍持觀望態度,主要原因如下:

1️⃣ 航線恢復的成本與風險
過去幾個月,航運公司已對全球運輸網絡進行大規模調整,例如Maersk與Hapag-Lloyd 2月啟動「雙子合作」(Gemini Cooperation),主要基於繞行好望角的替代航線。如果現在要恢復紅海航線,意味著船隊、航線、港口排程都需要重新調整,這將導致短期內運輸安排不穩定,甚至影響供應鏈效率。

2️⃣ 保險與附加費仍高
雖然停火協議生效,但保險公司仍將紅海視為高風險區域,這意味著即便船公司選擇恢復航行,紅海路線的戰爭附加費(War Risk Surcharge) 及保險費率仍居高不下,短期內無法大幅下降。

3️⃣ 地緣政治風險仍存
中東局勢變化無常,雖然胡塞組織宣布停火,但是否會再次發動攻擊,仍是未知數。航運公司擔心一旦情勢逆轉,船隻可能面臨風險,因此仍持謹慎態度。

綜合來看,紅海停火雖是正向信號,但短期內運價不會立刻暴跌


未來運價走勢:短期趨穩,中長期看地緣局勢

📌 短期(1-3個月):運價將緩步下降,但不會回到危機前水準,因為大多數船公司仍選擇繞行好望角,維持較高的運輸成本。
📌 中期(3-6個月):如果紅海局勢持續穩定,航運公司可能逐步恢復航行,運價才有機會顯著回落。但在這之前,仍需觀察船公司如何調整營運策略。
📌 長期(6個月以上):若紅海航線恢復且全球經濟回暖,運價將回歸較穩定水準。但若中東局勢惡化,甚至胡塞組織重新發動攻擊,運價可能會再次飆升,甚至超過上一波高點。

除了紅海因素,全球經濟走勢、航運需求、新造船運力投入等變數,也將影響運價。若經濟復甦帶動貨運需求增長,即使紅海問題解決,運價仍可能維持較高水準。


台灣出口商應如何應對?

💡 調整出貨策略,分散風險
建議企業不要將貨物集中在單一出貨時段,而是透過分批出貨,降低瞬間價格波動的影響,並避免貨物積壓風險。

💡 強化海外倉儲布局,提高物流效率
面對運價波動,企業可以提前將部分貨物儲存至海外倉庫,縮短交貨時間,降低因突發性運價上漲而帶來的額外成本。特別是跨境電商賣家,可透過歐美、日本等地的海外倉,提高訂單履行效率,降低物流成本。

💡 投入多國市場,降低單一市場依賴
若企業主要銷往歐洲市場,紅海問題對其影響較大,此時可考慮將市場擴展至北美、東南亞或中東地區,分散市場風險,減少物流成本的不確定性。

💡 選擇合適的保險方案
紅海航線的保險費用短期內仍高,企業應評估是否選擇額外的貨運保險,確保萬一局勢惡化時,能獲得適當理賠。

💡 關注即時運價與市場動態
紅海情勢瞬息萬變,企業應密切關注航運公司公告、保險費率變化,並評估何時適合恢復紅海航線,降低運輸成本。


結論:紅海停火≠運價立刻暴跌,企業仍需審慎應對

以哈停火讓市場看到曙光,但海運價格短期內仍將維持較高水準,且未來走勢受多重因素影響,仍存在不確定性。台灣出口商應提前規劃,確保運輸方案具備彈性,透過多元策略降低風險,以確保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競爭優勢。

🚢 運價何時回歸正常? 關鍵仍在於航運公司決策、中東局勢穩定度,以及全球貿易需求變化
🔎 出口商該怎麼辦? 強化海外倉、拓展多國市場、靈活調整出貨計畫,才能在未來市場變動中站穩腳步。

文章參考獅威母集團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cH8JBShvPAnWtPfFvcu7D

返回列表
電商快運通